悅讀新視野


故事介入治療,預防欺凌問題


校園欺凌情況日趨嚴重,為培養學童的同理心,減少校園欺凌事件,安徒生會與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馮麗姝博士合辦「悅讀新視野」計劃(”Read to Change”),推出故事介入治療,以故事社交小組提昇兒童的情緒智商、社交技巧及品德素養。小組由安徒生會社工帶領,並由香港城市大學研究計劃成效。六年來,已有23間小學參與「悅讀新視野」計劃,超過950名學生受惠。

馮麗姝博士一向致力研究校園欺凌的問題,這項基於「社會訊息處理理論」(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, SIP) 的「故事介入」手法(Storytelling Intervention),更是全球首創,研究成果曾於去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。

 

研究方法

「悅讀新視野」研究將兒童分到三個組別,包括:
1. 進行故事介入的「實驗組」進行故事介入,社工會在活動過程中按不同參加者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活動,改變學童對行為及事物的認知和理解;
2. 採用一般的故事活動的「安慰組」;及
3. 作對照研究的「等候組」。


此研究以國際常用及認可的量表,在量性及質性兩方面進行評估,在小組介入開始前進行「前測」,於小組完成後接受「後測」,並在三個月、六個月及一年後作出跟進及追蹤評估。

研究主要測量學童的「綜合攻擊指數」、「反應型攻擊指數」、「操控型攻擊指數」、「憤怒特質」及「憤怒控制」等:

  1. 小霸王(操控型攻擊者):大多數都缺乏同理心但聰明,認為「攻擊」能使他們獲得利益和好處,例如權力、操縱他人等,所以攻擊行動背後是有目的和動機
  2. 復仇者(反應型攻擊者):對他人的行為或說話出現錯誤理解,感到被冒犯,導致情緒失控,繼而採取復仇行動去保護自己。
  3. 綜合型攻擊者:復仇者多次在復仇的過程中獲得好處,慢慢認同欺凌行為,由被動復仇轉為主動欺凌他人,令他開始出現小霸王的特徵,成為綜合型攻擊者。
  4. 「憤怒特質」分為兩個分量表: 「憤怒性格」及「憤怒反應」 。「憤怒性格」量度學童於沒有受刺激下所感受到的憤怒程度,而「憤怒反應」則評估學童於受到刺激下所感受到的憤怒程度。
  5. 「憤怒控制」測量學童會花多少心力於控制憤怒上。

 

研究結果:故事介入治療助學童控制憤怒 成效較普通小組顯注逾11.5倍

「悅讀新視野」研究顯示,故事介入治療法有效預防或減少兒童變成復仇者(反應型攻擊者)或小霸王(操控型攻擊者),計劃結束後,兒童的攻擊指數減少近五成。故事介入治療可改善兒童的情緒管理學習控制憤怒及處理社交問題。學童在參加計劃後,出現憤怒的情況減少8% ,而學童的「憤怒控制」指數較活動開展前提升了13%,反映學童更會嘗試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;與沒有進行任何故事小組的兒童比較,故事介入手法對「憤怒控制」的成效顯著逾11倍。

 

承蒙香港公益金贊助,安徒生會得以在本年度擴大服務範圍,除了學生故事小組,亦設有學生故事講座及家長工作坊,期望能進一步推廣關愛的校園文化。未來,我們將會舉行分享會,讓更多教師、社工及兒童工作者認識計劃的理念及內容,一同以故事建立孩子的生命。

 

 

相關報道

商台節目《與時並進》:安徒生講故事化解校園欺凌?

親子王:故事介入提升情商

明報:故事介入治療 改善行為 閱讀踢走欺凌

蘋果日報:安徒生會首創故事治療 糾正兒童攻擊行為

星島日報:「故事介入治療」糾正兒童認知和理解

香港01: 研究發現故事介入治療 學童攻擊行為減四成